D4 遇龍河雨中漂流
遇龍河是漓江的支流,因兩條河交會--遇龍(漓江)而得名,上游部分保留自然樸實的河岸農村景觀,是近年來背包客最夯的景點,
乘著竹筏,聽著潺潺流水與船竿聲,好像來到古詩裡的意境。
清明時節雨紛紛,頭上頂大傘,腳上撐小傘
雨歇,雲霧降下山頭,倒影也漸漸清晰起來
河道兩旁盡是青翠綠樹和農村瓦房
水清澈見底,深度50-150cm,肉眼可見魚蝦游來游去
坐累了,上岸去瞧瞧
村裡大多是古早土仔厝,到處可見雞仔跑來跑去
巧遇進入尾聲的油菜花
魚鷹補眠中,養精蓄銳晚上好捕魚
繼續上路,船頭噗嚕噗嚕冒出泡泡
過堤壩是遇龍河漂流最刺激的一段
由船師傅撐竿控制方向,船頭咻一下滑進水裡,很快又浮上來。只要不是太重,通常不會濺濕。
船師傅說,前幾天載到一個胖老外,噗隆整個椅座都浸到水裡
青蛙山,沿途船師傅一一幫我們介紹各個奇山怪石的名字
石頭三分樣,七分靠想像
揮揮手打招呼,岸邊有徒步遊漓江的旅人正在野餐
這次運氣不佳,只見到漓江十分之一的美麗
總共漂流了3.5小時,結束時已經下午兩點鐘,趕緊上岸吃飯去
三輪車在土路彈跳了五分鐘後,來到老根農家飯
阿龍與牛,以及即將掉進去的爛泥草地
我進去餐廳烤火後,阿龍說要自己去拍牛,再次見到他,兩腳泥巴。
只好把襪子鞋子脫了洗一洗
炭烤人腳
就是在這邊掉進泥坑裡.........
吃飽飯,租了單車,沿著河岸慢遊,景很美,路很爛。
據說之後連騎單車也要收門票
路過月亮山,小景區門票要價15
自助旅行的好處,就是可以認識許多各地來的旅人,
阿龍說,這對商務風上海夫妻改變他對大陸人大嗓門死要錢粗魯沒水準的印象
看得出年紀跟我們差不多嗎?
荒廢的攀岩場
陽朔的喀斯特地形很適合攀岩,許多老外慕名而來
..............誰來告訴我,這是什麼標語??
旁邊還掛了好幾個布偶
工農橋,遇龍河漂流的終點站,全程漂流要五小時。
我們選擇漂流上段,下半段騎單車,兩種方式各有不同感受,都很棒。
雖然天氣不佳,拍不出她的美,這石橋流水 綠樹 鳥鳴 竹筏、農舍卻已深刻在心中